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四次会议材料
金阳县人民政府
关于金阳县2023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及全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使用情况的报告
金阳县财政局 石志云
2023年12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县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汇报金阳县2023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及全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使用情况,请审查。
一、关于2023年财政预算调整
(一)截至目前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年初预算收支情况。
2023年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77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25024万元、非税收入12676万元。上级补助183432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08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8227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23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支出11450万元,收入总计232582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8159万元,专项上解4423万元,年初一般预算支出总计232582万元。
2.收入执行情况。
截止12月15日,县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70482 万元(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7978万元、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1176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1845万元的98.1%,与上年同比增长0.8%。县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738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2.9%,完成年初预算37700万元的108.1%,超3038万元。税收性收入完成23706万元,为年初预算25024万元的94.7%,差1318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7032万元,为年初预算12676的134.4%,超4356万元。
根据财政支出与县级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预算支出规模相匹配原则,建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调整为3989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调整为263076万元,接受其他地方援助收入调整为685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整为1244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调整为2865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调整为12162万元,收入调整预算总计363086万元。
3.支出执行情况。
严格按《预算法》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规定,及时足额拨付了年初部门预算安排的各项支出,及时下达上级追加的各类转移支付及专项补助资金,并按“保基本、守底线、惠民生”的原则,结合我县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实际,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截止12月15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变动预算数为324717万元,实际支出执行数288676万元,财政支出进度88.9%。上解上级支出442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6154万元,结转下年7792万元,支出总计363086万元。根据国发〔2021〕5号文要求按实际支出列报支出,预计支出为全年调整预算数的90%、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至少须达到292245万元,而其中民生板块支出须达到65%以上。目前支出进度尚有距离,正在大力督促各预算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出。
预算收支是个动态数据,在省州财政决算批复前都将会有所变动。最终本级收入将不会超过目前数据太多,支出因上级专项资金和一般转移支付还未最终确定仍陆续下达,还会有所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会突破30亿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
(1)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增财力2195万元。本年预算收入由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年初预算37700万元调增2195万元达到39895万元。
(2)2022年决算批复后调增上年结转项目原途结转使用资金12162万元,调增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财力998万元,上年结转增量财力达到998万元。
(3)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调增情况。今年上级转移支付财力增量可支配财力到位37394万元,具体罗列如下:一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6128万元(省级财力性转移支付1876万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1775万元、欠发达县托底性财力转移补助2477万元);结算补助收入增量800万(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一次性奖励结算补助500万元,一季度“开门红”激励资金300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量5188万元(原深度贫困地区补助4130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1058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增量492万元;固定数额补助调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新增补助资金1916万元;中央土地指标跨省调剂专项转移补助收入22870万元。
综上三项,今年一般公共调整预算收入增量财力为40587万元,分门别类按程序报县委财经委员会研究、政府常务会审议、县委常委会审定后安排用于“三保”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等民生支出。各项行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增量89917万元按文件要求对应安排支出。因未至年末,基本支出清算、预算调剂和结转结余事项均未确定,所以涉及的相关结余均于年末全部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于2023年预算中统筹安排。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
坚持依法依规理财,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支持解决金阳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难愁盼问题,按照“保基本、守底线、惠民生”的要求,优先安排自身组织的各项财政收入,科学统筹、合理调度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严格按照支出保障序列调整预算。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数228159万元调增96558万元(县级可用财力40587万元、其他定向安排的转移支付补助增量55701万元),达到324717万元,其中新增可用财力40587万元支出调整如下:
(1)保工资及人员性支出4760万元,主要用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标、全县工资性清算支出;
(2)保运转支出336万元,主要用于政府办等部门运转工作经费补缺;
(3)保民生支出29321万元,主要用于全县急难愁盼民生类支出;
(4)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6170万元,其中重大民生和乡村振兴项目前期征地拆迁补偿1000万元、设施设备和建设工程支出5170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中的重点事项支出调整。
(1)动用预备费预算调整。
年初设置预备费3878万元,执行中动用3878万元,其中消防救援支出269万元,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支出 1755万元,防汛防地灾与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面支出1769万元,防汛85万元。
(2)区域间援助财力收支预算调整。
①对口援助收支预算调整。2023年,我县接受广汉市对口援助收入852万元,较上年增长0.95%,列入财政调整预算统筹管理。为提高对口援助的精准度,经与广汉市援彝工作组协商一致,分配至县人民医院等20个单位的26个具体项目支出预算85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2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万元、教育文化类事业支出340万元、社会保障类民生支出6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7万元、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支出14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3万元。
②东西部乡村振兴协作资金收支预算调整。2023年,我县接受镇海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6000万元,与上年持平,列入财政调整预算统一管理。根据《金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为提高援助资金使用效益,经与镇海援助金阳工作组协商一致,分配至发改经信局等10个单位24个项目预算支出6000万元。主要用于乡村振兴人才培训672万元、教育文化民生事业支出540万元、社会保障类劳务协作人才技能培训等448万元、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400万元、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支持农村产业发展3580万元、支持服务业发展360万元,着力改善金阳县脱贫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脱贫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预算调整。
今年继续常态化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三项清理”资金统筹力度,规范安排用于全县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截止12月15日,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清理三项资金问题15634万元,其中清理自有资金户1055万元、上年预算结余14520万元、专户资金59万元。盘活后重新原用途下达预算5799万元,统筹下达预算9835万元。全县建立支出进度“月通报”制、部门联动分组督导等措施,切实加强预算执行评估督导,对确实无法实现支出的预算,经单位申请、政府批准,及时调剂用于单位其他急需资金支持项目;无急需资金支持项目,统筹调整用于全县其他单位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目前无法实现的当年支出预算结余统筹调剂3268万元。分门别类依法依规调整调剂预算支出,进一步保障了各项民生及脱贫攻坚工作,极大地缓解了财政收支平衡矛盾。
(4)衔接资金及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出调整。
全县安排到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57260万元,较上年下降12.7%、减少831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7739万元,占83.4%,同比下降7.1%;省级资金4257万元,占7.4%,同比下降45%;州级资金13万元,占0.02%,同比下降98.9%;县级资金5251万元,占9.2%,同比增长1.3%。全县整合其他涉农资金投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78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34万元,省级资金352万元。截止12月15日,投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实际支出55321万元,占全部资金58046万元的95%。
全县实际整合衔接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乡村振兴项目43918万元,原途安排衔接资金投入乡村振兴项目14128万元,合计58046万元。其中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157万元,占实际整合数的22.7%;投入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4191万元,占实际整合数的58.9%;投入其他资金10698万元,占实际整合数的18.4%。截至目前,整合资金支出进度95%,资金安排中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和整合资金支出进度均达到省州考核要求。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调整。
截止12月15日,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 7085万元,为年初预算6843万元的103.5%;支出完成26732万元,为年初预算6871万元的389.1%。
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由年初预算6843万元调增466万元达到7309万元,基金上级转移支付2633万元,上年结余由年初预算28万元调增5579万元达到560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调增21000万元,收入总计由年初6871万元调增29678万元达到36549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由年初预算6871万元调增26135万元达到33006万元,年终结余3543万元,支出总计由年初6871万元调增29678万元达到36549万元收支平衡,收支增长原因是河东新区二类居住用地招拍挂71亩合同款68%在今年入库,另转贷专项债券2100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土地出让收入中超过7%的比例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调整。
全县2023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0万元,今年因存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1万元,故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由年初0万元调增1万元达到1万元,收支平衡。
特别说明:2023年各项财政结算、决算尚处于动态执行中,各项转移支付补助、上级专项补助及财政收入支出还在动态下达,财政结算事项未能最终确定,收支预算调整数还会有所变动。
二、关于2023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使用情况
(一)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举借规模及使用情况。
1.新增债券。全县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共计23500万元。我县严格按照政府债券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将新增债券资金用于全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性事业项目上,具体是:新增一般债券金阳县木腊沟二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25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金阳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450万元、金阳县脱贫攻坚青花椒产业园区工程建设项目(二期)2530万元、波洛水库建设6000万元,脱贫攻坚期间债务本金到期按政策置换还本支出1020万元。
2.再融资债券。全县收到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26153万元,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债券资金管理相关规定,用于偿还存量政府债务本金。县本级再融资债券26153万元,其中用于2016年四川省政府一般债券(十一期)2023年6月20日到期还本2325万元、2016年四川省政府一般债券(七期)2023年5月18日到期还本420万元、2018年四川省政府一般债券(三期)2023年6月4日到期还本75万元、2018年四川省政府一般债券(六期)2023年7月3日到期还本333万元、2018年四川省政府一般债券(七期)2023年7月27日到期还本23000万元。
(二)债券还本付息情况。
全县2023年到期债券应还本支出26154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归还26153万元,本级财力偿还1万元。全年一般债券应付利息7889万元,已经足额预算并如期偿付;全年专项债券应付利息607万元,已通过专项债券相关项目收益如期偿还。
(三)全县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全县2023年初实际债务余额为226378万元,今年新增一般债券2500万元、专项债券21000万元;本级财力还本支出1万元,2023年全县政府债务实际余额24987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实际余额21587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4000万元,债务风险继续处于可控范围。
(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政府债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疏堵结合和“关后门、开前门”的改革思路,多措并举,争取支持,规范管理,严控风险,取得显著实效。
一是积极多方争取新增债券。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县镇建设的关键时机,准确把握政府债券发行的政策导向和要求,扎实做好项目前期、确保入库项目要素齐全,全力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入库,积极争取债务资金。
二是穿透式监管债券资金。对债券资金安排的6个项目实施穿透式监管,做到“周督促、月通报”,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尽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严格债券资金绩效管理,确保债券资金符合投向,构建“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格局;严格债券资金使用负面清单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执行、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确保债券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三是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未雨绸缪,有效杜绝增量;强化预算管理,夯实政府性债务管理基础,切实履行政府债务偿还责任,将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资金足额列入预算,积极向省州争取再融资债券,缓解到期债务偿还压力,确保到期政府债务及时足额偿还,持续消化存量。通过多管齐下,切实将债务率控制在绿线范围,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3年预算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决战和冲刺阶段,财政增收促支、系统建设、各项事业保障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州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财政工作的各项决定、决议,踔厉奋发,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全年调整预算目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