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2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3年11月18日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金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蔡永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县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县政府委托,现就2022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2022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有关决议,以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坚守“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统筹保障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决算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
(一)收入决算情况。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全年完成70733万元(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20691万元、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135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9249万元的119.4%,同比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完成3651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1360万元的116.4%、完成调整预算34220万元的106.7%,同比增长2.8%、增收1010万元,其中税收性收入完成25496万元,为调整预算23568万元的108.2%,同比增长17.6%、增收380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9.8%、较上年提升8.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11021万元,为调整预算10652万元的103.5%,同比下降20.2%、减收279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0.2%。税收收入在我县财政收入中仍占据主体地位。
(二)支出决算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3153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20846万元的261%,为调整预算305079万元的103.4%,同比增长5.3%、增支1592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5889万元,为年初预算120256万元的246%,完成调整预算300299万元的98.5%,同比增长2.4%、增支703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06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978万元;超收及预备费结转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448万元(其中预备费结余212万元、本级超收2297万元、补充县区财力补助6955万元、当年预算结余清算收回2984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经济分类支出295889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7753万元,为年初预算83506万元的10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9.7%,同比增长15.1%;商品服务支出10278 万元,为年初预算7986万元的128.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5%,同比增长3.4%;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260万元,为年初预算6543万元的80.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同比下降25.7%;机关资本性等项目性支出(基本支出以外的保基本民生和项目建设等支出)192598万元,为年初预算22221万元的86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同比下降1.5%。
(三)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1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8259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08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5800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33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30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637万元,上年结余5830万元,调入资金151万元(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规模超过当年基金本级收入30%的部份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6844万元(宁波镇海援助资金6000万元、广汉对口帮扶资金844万元),收入总计为32753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88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税务、环保、法检两院基数上划和社保基金上解)397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062万元,超收及预备费结转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1244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162万元,支出总计32753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4116万元,为年初预算3600万元的114.3%,为调整预算3895万元的105.7%,同比下降36%、减收231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508万元,为年初预算3600万元的514.1%,为调整预算21320万元的86.8%,同比增长265.8%、增支13448万元,主要是净增了省政府转贷的专项债券收入用于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3000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41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4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50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3000万元,收入总计2426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508万元,调出资金151万元;年终结余560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为零,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收入总计3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3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仅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决算3730万元,为年初预算3641万元的102.4%,为调整预算3619万元的103.1%,同比增长12%、增收40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12767万元,为年初预算2103万元的607.1%,为调整预算2168万元的588.9%,同比增长516.5%,增支10696万元,原因是从2023年起社保基金全部上划州级统筹,2022年末历年收支滚存结余一并上解支出。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730万元,上年结余9018万元,收入合计1274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12767万元;累计赤字19万元(因社保基金从2022年末起上划州级统筹,州财政随之上解历年收支结余造成的缺口,待2023年消化)。
五、2022年政府债务决算情况
2021年末债务余额213139万元;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6301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39万元、再融资债券3062万元、专项债务13000万元;本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3062万元,2022年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26378万元。州财政局决算批复(凉财预〔2023〕21号)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26378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13378万元、专项债券13000万元。
六、预算执行重要事项及执行效果报告
(一)转移支付补助情况。
上级补助收入268259 万元,同比增长13.8%、增收32490万元。一是返还性收入-1081万元(2016年起实施增值税收入划分改革相应进行专项上解数大于三税返还实际数),持平。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58002万元,同比增长14.2%、增收32150万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3433万元,同比增长5%、增收163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55224万元,同比增长12.3%、增收6036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20872万元,同比增长12.8%、增收2369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收入9068万元,同比增长6%、增收516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5031万元,同比增长2.1%、增收316万元;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收入60419万元,同比增长2.9%、增收1705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9602万元,同比增长9.2%、增收811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3686万元,同比增长25.7%、增收2798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949 万元,同比下降41%、减收1355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0万元,同比持平;较上年净增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848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补助107万元、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补助207万元、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10496万元;各行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定向项目补助)57050 万元,同比增长14.3%、增收7133万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338 万元,同比增长3.1%、增收340万元。四是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3645万元,同比增长75.7%、增收1571万元。按支出保障序列上述一般性转移支付财力性补助优先用于三保支出,而一般转移支付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补助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保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支出。五是区域间转移支付收入情况:接受其他地方援助收入6844万元(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继续保持6000万元,广汉对口援助资金较上年增长156万元达到84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较上年增加5248万元达到663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较上年减少3017万元达到330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较上年减少13784万元达到5830万元;调入资金较去年净增加151万元。上级财力性补助规模的持续增加,使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但定向项目补助持续减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及促发展项目投入渐少。
(二)支出预算变动调整情况。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着省州转移支付以及政府债券等资金的陆续到位,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6次会议批准调整预算后,由于年终结算后财政平衡的需要,财政收支仍出现了变动,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超收2297万元,一般转移性支付补助调增1636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调增73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减4410万元,上解支出调增226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增12448万元,结转下年使用调增12162万元。
(三)民生社会事业及生态环境保障情况。
1、民生保障持续提效。着力加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全力落实国家重大民生政策,将65.2%的财政支出193035万元用于改善民生工程(其中省政府突出办好30件民生实事财政支出3396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5%);行政成本3764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7%,呈持续下降趋势;产业发展支出5390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2%,呈持续增长趋势;基础设施建设11306 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8%,呈持续增长趋势。
2、疫情防控保障有力。全年投入资金6413万元,畅通防疫物资采购渠道,全面落实疫情防控隔离费用、防疫物资采购、发热门诊改造;确保了全县无疑似和确诊病例的良好态势,最大限度减少和对冲了疫情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防灾减灾保障加强。全年投入应急及森林草原防火经费3846万元、防汛防地灾539万元,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防地灾等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伍组建和训练、物资储备、宣传动员,切实提高了全县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
4、污染防治攻坚有力。全年节能环保支出2504万元,主要用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农村面源、铅锌矿涉重金属、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河东新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5、聚力推动乡村振兴。全年农林水支出95653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2.3%,其中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支出77145万元,精准识别帮扶监测对象3951户17821人,稳定消除风险3479户16214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整支出情况。
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清理三项资金统筹安排调整预算支出18162万元,其中自有资金户3632万元、结转指标8181万元,专户资金3617万元,年初预算闲置结余资金2732万元;当年无法实现的支出预算调剂23272万元(科目调剂18043万元、单位间项目调整5229万元)。盘活存量资金全部安排用于保民生及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等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政存量资金与部门预算安排相挂钩机制,对财政存量资金较多的部门,相应压减年初预算安排。
(六)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及执行情况。
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原贫困县集中资源投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整合中央、省、州级资金规模达到54232万元,同比增长0.9%。从投向来看,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941万元,投入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3164万元,投入其他资金5127万元。从资金来源来看,整合中央资金45083万元、省级资金7886万元、州级资金1263万元。适时对整合资金预算执行进行中期评估,当年确实无法实现支出的项目,调剂用于其他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预算调剂达到8196万元。年度支出进度达到省州要求的99.3%。
(七)五项费用执行情况。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2022年在年初预算基础上压减“三公”支出13%。全年“三公”经费决算支出1528万元,为年初预算1761万元的86.8%,同比下降37.2%。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190万元,为年初预算267万元的71.2%,同比下降35.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338万元,为年初预算1494万元的89.6%,同比下降37.5%;因公出国境费支出为0万元,同期持平。全县全年会议费支出195万元,为年初预算214万元的91.1%,同比下降36.7%;培训费支出1719万元,为年初预算374万元的459.6%,同比增长248%。
(八)预备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使用情况。
1、预备费动用情况:年初预备费安排1867万元,支出动用165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964万元、农林水支出5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580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0万元),结余21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使用情况:上年结转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637万元,当年动用6637万元,年末补充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448万元,年末结转12448万元。
(九)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情况。
2022年末一般公共预算结转1216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5607万元,社保基金预算结转-19万元,2023年继续使用。年末盘活收回15857万元,2023年核实甄别后安排使用。
(九)推进财政改革和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1、深化预算管理强改革。2022年,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县人大决议和审计建议,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项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破解预算固化格局,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开展绩效运行“双监控”,推动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扎实推进预算新一体化改革,夯实数据基础,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系统化、智能化、信息化。
2、强化绩效管理促规范。一是完善制度机制进行培训提升,强化业务人员预算绩效管理培训,进一步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立重大项目预算绩效事前评估机制,完善绩效运行与预算执行“双监控”机制;二是夯实基础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编审力度,不断充实完善绩效指标库,提升预算绩效目标的编审质量;三是全面推进工作,强化绩效监控与评价,确保财政支出提质;全年完成全覆盖项目和部门整体自评,并聘请第三方对24个项目26374万元、2个政策1624万元及12个部门整体支出143155万元开展绩效复评工作;四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将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向被考核部门反馈,作为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调整部门支出的重要依据;五是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十)上划中央、省税收收入情况。
全县上划中央税收收入34216万元,同比增长16.4%、增收4830万元。其中增值税收入20686万元,同比增长12.6%、增收2317万元;消费税收入5 2万元,同比增长150%、增收3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12766 万元,同比增长22.5%、增收2347万元;个人所得税收入759 万元,同比增长27.3%、增收163万元。全县上划省税收收入4568万元,同比增长11.4%、增收469万元;其中增值税收入-81 万元,同比下降202.5%、减收121万元;资源税收入4637 万元,同比增长15.3%、增收614万元;环境保护税收入12 万元,同比下降66.7%、减收24万元。
2022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效果良好,但财政运行和管理中也还存在压力和挑战:一是非税收入增速下降,持续增长压力较大,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二是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逐年增大与财政稳健运行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不够,部门项目支出进度缓慢,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症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2年,全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做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财政始终保持稳健运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为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了财政力量。